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建筑行业市场分析及行业特性建筑业涵盖与建筑生产相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物(包括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安装、建成环境运营、维护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着密切关系。2017 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2017 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 6%以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从建筑企业数量来看,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共有建筑业企业 143,621 家,同比增长 11.55%。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 8,914 个,比上年增加 1,088 个,占建筑业企业总数的 6.21%。
“十四五”期间,国内建筑市场将从中速增长期进入中低速发展期,但中国仍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建设规模。根据《全球建筑业 2030》报告的预测,中国的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将以 4.8%左右的速度增长,2025 年国内建筑行业总产值将达到约 33 万亿元,存在结构性增长空间。建筑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有望继续改善hth·华体会体育。
同时,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部署开展;绿色化、智能化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线,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将引领行业发展。国内新建绿色建筑占比已超 90%,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根据《“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中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 30%以上。
更多行业报告详见思瀚官网《2023-2028年建筑行业投资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指引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研究、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园区规划、产业图谱、IPO募投可研等定制方案。
建筑业的上业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钢铁、水泥等行业,这些行业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能源价格、矿产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最终可能引起生产成本的波动。
建筑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各细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相关业务,其中电力建设的下业主要为电力生产及供应行业,目前我国电力生产供应结构正逐渐向低碳转型;近年来,考虑到非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并支持我国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非电建设的下业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等。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不断推进,预计对电力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仍将保持一定的持续需求。此外,政府大力支持的新基建预计也将推动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2 年,我国 GDP 从 59.30 万亿元增至 121.02 万亿元,CAGR达 8.25%。2022 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 19.3%,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 9.4%。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对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自 2011 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8%以上。2020 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 7.2%,建筑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愈发明显。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新能源装机稳步提升,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同时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扎实推进,新能源、交通设施、市政设施、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力度预计将持续加大,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2022 年末城镇化人口达 65.22%,远超 2010 年末的 50%,但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水平。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巨大“引擎”,为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当前国内主管部门着力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实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迈入新阶段,新增城镇人口也将带来工程建设领域的更多需求,将为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良好的积极效应。
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对区域合作及沿线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带来巨大推动hth·华体会体育,也为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自 2017 年 5 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继续取得多项成果。
2022 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 5,514 份,新签合同额 8,718.4 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 50.2%;完成营业额 719.5 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 51.2%。随着“一带一路”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等领域的发展需求将继续不断释放,也将催生出巨大的国际合作潜力,建筑企业的国际工程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hth·华体会体育。
中国建筑企业数量众多,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截至 2022 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单位数 143,621 个。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传统基建投资增速趋稳;另外,受国家战略层面清洁低碳转型的影响,火电等传统电源建设面临一定萎缩风险。整体来看,行业过度竞争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低端工程市场,竞争呈白热化趋势,行业利润率较低。
以中美关系为代表的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给全球建筑市场带来严重影响,对全球建筑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我国建筑行业国际化人才的总体数量存在缺口,质量有待提升,人才的评价标准、培养方式有待规范创新,国际化人才的工作环境、发展通道有待优化拓宽。产业链一体化的建筑类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尤其感到国际化人才的匮乏,特别是市场营销、投融资、法务风险、项目履约等专业人才紧缺。随着国内企业的国际化业务拓展,高端人才的紧缺性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对建筑企业经营成本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建筑劳务市场出现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对建筑企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建筑行业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发展密切相关,受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发展进程等影响较大,因此行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周期性特征。此外,受春节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关,部分地方大中型建筑企业利用其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具备当地团队、施工经验、合作伙伴等方面的优势,在本省或本市内竞争实力强劲,其业务范围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基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我国对进入建筑行业的企业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资质审批制度,只有取得相应资质才能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2015 年开始实施的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从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方面对建筑业企业申请从业资质作了明确规定。中国建筑企业各个序列有不同的专业类别和级别,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活动。
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对丰富的施工经验,不仅是建筑企业申请资质时必须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业主在招标时重点关注的一个因素。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企业往往更能给业主提供优质服务。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数量,决定着企业在同一时间可以进行施工工程的数量、难度和利润水平。
建筑行业的企业在取得资质时需要符合规定的净资产、收入、银行授信额度等指标。根据住建部 2017 年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申报企业需达到净资产 6 亿元以上、近三年营业收入均在 50 亿元以上、银行授信额度近三年均在 10 亿元以上。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经常垫付用于购置租赁工程机械、原材料、人员工资的资金等,工程竣工后还要占用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行业特点使企业在项目承揽、设备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都需要支付和占用大量的资金。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进入本行业的一个主要障碍。
工程总承包企业已往的业绩经验是业主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工程项目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涉及领域宽广,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类别的工程项目或业务,因此具备在某一领域中的成功设计、建造、管理、运作经验将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继续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地位,并且对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到该项目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及行业协会的相关规定中对申请从业资质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及施工能力和勘察设计施工业绩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也构成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政策壁垒。
建筑业企业需要具有与其从事建筑施工业务相适应的技术和装备。这不但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符合规定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同时要求具备与之配套的专业技术。
更多行业报告详见思瀚官网《2023-2028年建筑行业投资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指引报告》,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研究、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园区规划、产业图谱、IPO募投可研等定制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